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郭启勇教授纵论复合型人才

发表时间:2019-10-29  来源:本站  浏览量:331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郭启勇教授纵论复合型人才


郭启勇,男,生于1958年,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现任东软望海首席专家兼产品与数据研究院院长,其带领打造的“盛京模式”在业界享有着极高的盛誉,是现代医院管理和信息化领域的标杆和示范单位,著有《现代医院管理新论》。


 郭启勇教授早年毕业于日本奈良医科大学,曾任中国医科大学副校长,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院长、党委副书记,中国医科大学影像医学系主任,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放射线科主任,曾经兼任:中国医院协会副会长、中国医院协会医学影像中心管理分会主任委员、辽宁省医院协会会长、辽宁省医学影像学会会长、辽宁省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主任委员等职务;系《中华放射学杂志》总编辑、《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现代医院管理杂志》主编,《实用放射学》、《介入放射学》、《医学影像学》等10多部杂志、教材的主编、副主编;曾任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届、十一届辽宁省政协委员,第十五届沈阳市人大代表;先后获得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卫生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中国医院“先声杯”优秀院长、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及中国医师最高奖项“中国医师奖”、 2014年获得医院管理突出贡献奖、2015年荣获亚洲腹部放射学会最高规格的金牌会员、2016年获得欧洲放射学会荣誉会员。


    郭教授有着灵活深邃的思想、敢为人先的魄力、纵横捭阖的能力,他是一位医疗界不可多得的思想者、改革者、领导者,在他主政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15年时间里,把这家医院带成综合影响力、综合临床能力、综合科研能力、整体经济效益、人才梯队建设排名东北第一!他提出的很多新思想、新理念、新方法不但为医大盛京医院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也为东北地区乃至全国医院建设和医疗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郭教授十分重视人才的培养,他最喜欢龚自珍的两句诗: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他说过:上到一个国家,下到一个企业,如果想发展人才是关键。那么什么是人才呢?什么样的人才可能发挥更大的价值呢?郭教授结合行业及自身经历提出了复合型人才的概念。他认为,复合型人才应具备良好的品格,并在博学广识的基础上,在某一个领域或某些领域有所专长,要讲效率,讲方法,洞察力强,吃苦耐劳,有创造性思维。

    郭教授指出,工作中成长是真正的成功之路,企业所需的人才更是需要有技术有专业知识,才能适应市场发展,经济进步;具有一项专业技能,并在另外领域有特长的复合型人才更是市场上最缺乏,而企业又求之若渴的人才类型。市场调查显示,各行业各地区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非常强烈,企业偏爱复合型人才,而且“钱景”喜人。复合型人才的形成需要有强大的自我学习能力,创新的归纳总结能力,有效的工作适应能力,不断追求创新的能力及良好的生活习惯。


    复合型人才是社会发展的需求,也是企业发展的保障和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可以通过自我学习、提高、实践,实现复合型人才成长,企业更应主动投入培养复合型人才,通过广培、专培和精培,实现企业价值型复合人才培养。郭教授展望未来指出:虽然自己已经离开了医大盛京医院的领导岗位,但仍要为祖国的医疗事业、人才培养、医院管理、医院运营发光发热,培养更多有计算机、医疗、运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初心不变、15年行业深耕与沉淀,郭启勇教授将利用其在医院精益运营管理方面的深厚造诣和经验,为医疗行业管理咨询、研发和运营,医疗健康大数据的设计、规划及场景应用开发等多方面起到重要指导和强大的推动作用。未来,也将继续汇聚四海之才,与全国医疗机构专家、学者一起站在时代和行业的前沿,结合实践研究成果,引领行业向前发展,打造共赢生态。

(盛京微创大医联盟、沈阳微创联盟特别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