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京微创:晚期脊柱转移癌痛的终结者~​微创经皮椎体强化技术

发表时间:2020-02-18  来源:本站  浏览量:437

盛京微创:晚期脊柱转移癌痛的终结者微创经皮椎体强化技术


盛京微创 疼痛是癌症患者最痛苦且常见的临床体征之一,癌症各阶段疼痛总体发生率约50.7%,其中进展期或终末期患者发生率高达66.4%,且38%的患者诉有中度以上疼痛,绝大多数患者并未得到有效治疗。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三阶梯疼痛治疗原则结合适当药物剂量应用的经验,70%~90%的癌性疼痛(癌痛)得以有效控制,但还有20%~30%的患者对药物反应性较差;此外,阿片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中枢痛觉敏化及潜在诱导肿瘤增殖和血管形成等作用制约其临床应用。

手术、放化疗虽对癌痛控制有积极作用,但癌症晚期手术机会丧失、放化疗副作用及全身毒性等问题不容忽视。因此,癌痛治疗需要综合性多模式镇痛方案。近年来,微创介入治疗技术如经皮椎体强化、经皮射频消融和经皮神经毁损等迅速发展,逐步成为癌痛管理中的重要辅助治疗方法,能使肿瘤获得局部控制,减少阿片类药物的消耗和依赖,降低药物毒副作用,改善生活质量。盛京微创大医联盟专家将对微创经皮椎体强化技术进一步阐述:

 

脊柱转移瘤所致的溶骨性破坏可能导致椎体压缩性骨折(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VCF),从而导致持续性腰背痛,严重时影响神经功能。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abroplasty,PVP)和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是椎体强化的标准微创技术。PVP和PKP是将液态骨水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注入椎体中,通过骨水泥的固化作用稳定VCF和恢复椎体高度,以及骨水泥的热效应烧灼肿瘤组织和邻近神经,从而缓解疼痛。

Filippiadis等的研究显示,椎体成形手术能缓解73%~100%脊柱转移瘤患者的疼痛。Berenson等的癌症患者骨折评估(Cancer Patient Fracture Evaluation,CAFE)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纳入134例因肿瘤所致VCF存在疼痛的患者,随机分为PKP组(70例)和非手术组(64例),其中PKP组中的65例和非手术组中的52例随访至1个月,观察治疗后1个月反映背部特异性功能状态的Roland-Morris残疾问卷(Roland-Morris Disability Questionnaire,RDQ)评分相对于初始基线水平的变化,结果显示,PKP组RDQ评分从17.6分降至9.1分(平均改变-8.3分,95%CI:-6.4~-10.2,P<0.0001),非手术组从18.2分降至18.0分(平均改变0.1分,95%CI:-0.8~1.0,P=0.83),因此认为PKP对于缓解脊柱肿瘤所致VCF引起的疼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可在短期内迅速减轻疼痛并改善机体功能。PKP术后失败时有发生,可能影响因素包括椎体后壁完整性、后方张力带功能以及骨折是否位于脊柱活动节段等。


Molloy等的研究评估存在椎体后壁(posterior vertebral body wall,PVBW)缺陷的癌症相关VCF患者接受PKP治疗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纳入158例228个癌症相关性VCF,其中112例伴PVBW缺陷,46例不伴PVBW缺陷,均接受PKP手术,评价指标包括术前和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欧洲五维度健康量表(European Quality of Life-5Dimensions,EQ-5D)、脊柱后凸角、椎体前后高度以及骨水泥渗漏率。结果显示,PVBW缺陷组疼痛VAS评分从术前的7.5分降至术后的3.6分(P<0.001),ODI从53降至50(P=0.078),EQ-5D从0.39增至0.48(P=0.135),骨水泥渗漏率31%;PVBW完整组疼痛VAS评分从7.3分降至3.3分(P<0.001),ODI从50降至42(P=0.112),EQ-5D从0.35增至0.48(P<0.001),骨水泥渗漏率20%。此外,PVBW缺陷组脊柱后凸角和椎体前后高度改善情况均较PVBW完整组差(P<0.05)。因此,该研究认为PKP可有效缓解存在PVBW缺陷的癌症相关VCF患者的疼痛并改善功能,且风险无明显增加。与此同时,椎体成形不仅可以改善癌症患者的疼痛,还可减轻多种心理和生理上的不适。

Mendoza等的回顾性研究纳入79例因多发性骨髓瘤所致VCF,评价经PKP或PVP治疗后疼痛、焦虑、嗜睡、疲劳、抑郁和难以清晰思考等情况的改善情况,结果显示PKP或PVP术后不仅疼痛有显著改善,同时焦虑、嗜睡、疲劳、抑郁和难以清晰思考等情况也有显著改善,具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由于适当的症状控制有助于改善癌症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未来对于癌痛的镇痛研究需纳入对其他症状的测量和评价,以全面覆盖疼痛治疗的各个环节。

目前出现越来越多的椎体强化系统,Benvenue医疗公司研发的KivaVCF系统是椎体成形的新型内植物,Kiva系统由PEEK-OPTIMA组成螺旋线圈植入物,其内装载15%硫酸钡以在X线透视下可见,操作过程类似PKP,在X线引导下用11号骨穿刺针和导针插入器经椎弓根入路穿刺,将Kiva工作套管插在导针上方,沿套管在椎体中置入具有形状记忆的镍钛合金Kiva线圈,通过自身重塑在椎体内形成一叠均匀直径的环,将Kiva植入物装在线圈上方,抽回Kiva线圈将Kiva植入物装置在椎体松质骨中,通过输送系统将包含在PEEK植入物中的PMMA直接注射至植入物中心的小槽中,再将植入物与套管和输送套管分离。

 (盛京微创大医联盟、沈阳微创联盟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