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京微创:核磁共振到底有没有辐射?
在被医生建议去做核磁共振后,有的人会纠结很久:“这东西不会有核辐射吧?”“多做几次不会得癌吧?”
对于核磁共振,大家的疑问有很多,误解也不少。盛京微创大医联盟带你了解真实的磁共振。
受访专家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放射科主任 居胜红
澄清对核磁共振的几个误解
误解1: 核磁共振跟其他放射检查一样,都有辐射
其实,磁检查是没有辐射的,“核磁共振”里的“核”可不是福岛核电站泄漏出来的那个“核”,其实是氢质子核,也就是咱们体内水分子的组成成份。核磁共振就是利用人体内水的比例大,氢质子核含量多的特点进行成像的。
因为它主要采用的是电磁波原理,而电磁波所放射出来的量相当于平时手机及电视机所释放出来的量,对身体不会有害。
误解2:核磁共振价格贵,做个CT就可以了
很多人因为核磁共振价格贵,选择CT检查。其实有些疾病,CT无法精准诊断,如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脊髓病变、头颈部肿瘤、原发性心肌病、主动脉夹层等。
误解3:放了支架,不能做核磁共振检查
大量文献和临床实践已证实,近5年做过血管支架手术,术后半年都可以做核磁检查。
但部分早期的外周动脉支架可能存在弱磁性,需要对检查的安全性进行评估;装有心脏起搏器心脏搭桥、神经刺激器、颅内有银夹、眼球内金属异物者、曾做过动脉病手术(动脉瘤术后)、心脏手术并带有人工心瓣膜、装有胰岛素泵等患者不能做核磁共振成像。因此,检查前,要跟医生说明病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