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外科化技术的奠基人:记联盟消化内镜微创医学专家王永光教授

发表时间:2019-12-14  来源:本站  浏览量:2564

内镜外科化技术的奠基人:记联盟消化内镜微创医学专家王永光教授


为什么无需手术,他就能治好致命性消化道大出血?为什么无需手术刀,他就能完成复杂的肝内胆管结石和急慢性胰腺炎的微创手术?为什么他手术后的病人当天就能下床活动?这一切都源于微创内镜外科手术技术的应用。

王永光是我国内镜外科化技术的奠基人, 也是 “ 微创医学理论体系” 的创立者和具体实践者。 他是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交叉科学所重点实验室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北京转化医学研究院副院长、 清华大学附属垂杨柳医院(北京微创医院)常务副院长、中日国际盛京微创大医联盟内镜微创联盟主席。

1997年,在拿下德国医学博士和荷兰哲学博士两个博士学位之后,师承世界内镜外科之父Nib Soehendra(蓝庆民)的王永光,作为国家引进的高端技术人才回国 ,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立了国内最早,且具有完整内涵的内镜外科学科。为了从根本上改变 “病人围着医生转、方法医生个人选”的状况,2003年,他创新性地 提出了“微创医学理论”的概念。得到了著名医学家、中科院院士、我国外科泰斗裘法祖院士的充分肯定和支持, 并称其为“中国微创医学第一人”。

利用自己的创新理论和实践,王永光为垂杨柳医院赋予了“微创”特色和“北京微创医院”的品牌。 花钱少,痛苦小,住院时间短,高端技术带来了高效益。如今,垂杨柳医院的微创特色远近闻名。

为了更好地用微创理念指导服务病人,他提出“ 医生围着病人转,方法根据病情选”的微创医疗新模式。这看似简单的医疗服务模式变革,却是对数百年来西医传统分科体系的一次重新审视。

工作中,王永光创造了许多个“第一”。这些“第一”的产生无不伴随着他坚定的信念、 无私的付出与艰苦的努力。王永光说,创新不只局限在技术和理论上,根据患者的需要而开展的研究就是创新。微创医学理论的提出正是围绕患者需求的创新,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构建和谐社会的创新。

由于在微创医学研究和实践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王永光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16年,以王永光为领军人的创新工作室被北京市总工会与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联合认定为市级命名职工创新工作室,创新成果“微创医学理论与实践”荣获“首都职工自主创新成果一等奖”。为扩大创新成果的普及率和受众面,王永光职工创新工作室于2017年8月至12月举办了“ 北京市微创医学技术与管理高级研修班”。进一步发掘微创医学与管理模式的优势,提高微创技术的实际应用能力,促进高端人才培养和医院整体微创医疗技术与管理水平的提高。

“作为一个医生,我最大的愿望就是想好好给病人看病,让他们损伤最小,获益最大。” 王永光希望,自己提出的“ 微创医学理论”和“医生围着病人转、方法根据病情选”的微创医疗模式,有一天能在全中国的医院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