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京微创:辽宁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中医药诊疗方案
(试行第二版)
本病属于中医疫病范畴,病因为感受疫戾之气,主要因湿为患,随患者体质差异而表现出寒热虚实之多样性,病机变化相对复杂,基本病机特点为“湿、热、毒、瘀”,结合我省目前气候寒冷干燥的特点可兼寒兼燥。病位在肺脾。各地可根据患者病情、体质等情况,参照下列方案进行辨证论治。
(一)医学观察期
临床表现1:乏力伴胃肠不适
治法:解表散寒,芳香化湿
推荐中成药:藿香正气胶囊(丸、水、口服液)等
临床表现2:乏力伴发热
治法:宣肺解表,清热解毒
推荐中成药: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胶囊(颗粒)、疏风解毒胶囊(颗粒)、防风通圣丸(颗粒)等
临床表现3:咳嗽
治法:宣肺止咳
推荐中成药:三拗片等
临床表现4:临床症状不明显
治法:清热解毒,益气固表
①推荐中药处方:柴胡9g,黄芩9g,清半夏9g,贯众9g,金银花15g,连翘15g,太子参10g,黄芪15g,防风9g,炒白术9g,生甘草6g
1剂水煎服至200ml,100ml日2次口服,连服5~7天。②推荐外治法:
灸法:选取大椎、肺俞、足三里等穴位,艾灸10~20分钟,每1~2日1次以益气扶正、芳香辟秽。
(二)临床治疗期
1.初期
寒湿郁肺证
症状:恶寒发热或无热,干咳,咽干,倦怠乏力,胸闷,脘痞,或呕恶,便溏。舌质淡或淡红,苔白或白腻,脉濡。
治法:解表化湿,宣肺透邪
推荐处方:苍术15g,陈皮10g,厚朴10g,藿香10g,草果6g,生麻黄6g,杏仁10g,羌活10g,生姜10g,槟榔10g
加减:①湿邪偏重,症见胸闷,脘痞者合胃苓汤加减祛湿和胃;②湿从热化,湿热蕴毒,症见发热,口渴,胸痞,腹胀,苔黄而腻者予甘露消毒丹加减以解毒化湿。
2.中期
疫毒闭肺证
症状:身热不退或往来寒热,咳嗽痰少,或有黄痰,腹胀,便秘。胸闷气促,咳嗽喘憋,动则气喘。舌质红,苔黄腻或黄燥,脉滑数。
治法:解毒化瘀,泻热平喘
推荐处方:杏仁10g,生石膏30g,瓜蒌30g,大黄6g(后下),生炙麻黄6g,葶苈子10g,桃仁10g,草果6g,槟榔10g,苍术10g
加减:①壮热,神昏,面色黧黑,唇色瘀黑焦肿者,予解毒活血汤加减送服安宫牛黄丸、至宝丹或紫雪散以化瘀解毒,开窍醒神;②脘腹胀满,大便秘结者加厚朴、芒硝以通腑泄热;③热盛伤津者加玉竹、白薇清热养阴。
推荐中成药:喜炎平注射液,血必净注射液、痰热清注射液,热毒宁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胶囊、颗粒、口服液)、安宫牛黄丸、至宝丹、紫雪散(颗粒、口服液、胶囊)
3.重症期
内闭外脱证
症状:呼吸困难,动辄气喘或需要辅助通气,伴神昏,烦躁,汗出肢冷,舌质紫暗,苔厚腻或燥,脉浮大无根。
治法:益气敛阴,回阳固脱,化浊开闭
推荐处方:人参15g、黑顺片10g(先煎)、山茱萸15g,送服安宫牛黄丸或紫雪散(颗粒、口服液、胶囊)
加减:①热偏盛者送服安宫牛黄丸、至宝丹或紫雪散(颗粒、口服液、胶囊)以清热开窍;②痰浊偏重者加服苏合香丸化痰开窍;③并见痉厥者,加用蜈蚣、僵蚕、地龙等以息风止痉;④冷汗淋漓者加煅龙骨、煅牡蛎以敛汗固脱;⑤肢冷者加桂枝、干姜等回阳救逆。
推荐中成药:血必净注射液、参附注射液、生脉注射液(胶囊、颗粒、口服液)、安宫牛黄丸、至宝丹、紫雪散(颗粒、口服液、胶囊)
4.恢复期
(1)肺脾气虚证
症状:气短,动则气喘,倦怠乏力、纳差呕恶、痞满,大便无力,便溏不爽,舌淡胖,苔白腻,脉弱。
治法:益气健脾
推荐处方:法半夏9g,陈皮10g,党参15g,炙黄芪30g,茯苓15g,藿香10g,砂仁6g(后下)
加减:①气短、气喘甚,舌质暗者加三七、红景天、丹参、五味子、山萸肉等以活血通络,纳气平喘;②身热已退,脘中微闷,余邪未净,予薛氏五味芦根汤加减以轻清芳化,涤除余邪;③余湿阻气,脾气亏虚而见胃脘微痞,饮食不香,四肢倦怠,大便溏薄,苔白腻,脉虚弱者可予参苓白术散加藿香、佩兰、荷叶等以理气化湿,健脾益气。
推荐中成药:香砂六君子丸
(2)气阴两伤证
症状:神倦乏力,自觉发热或低热,自汗或盗汗,心胸烦热,胸闷气短,口干咽燥。舌红或暗少津,脉沉细或脉虚。
治法:益气养阴
推荐处方:黄芪15g,太子参15g,竹叶15g,沙参15g,麦冬15g,芦根20g,天花粉9g,玉竹6g,白茅根20g,生甘草10g
加减:①气短、气喘甚,舌质暗者加三七、红景天、丹参、五味子、山萸肉等以活血通络,纳气平喘;②自觉发热或心中烦热者加青蒿、栀子、牡丹皮等以清热除烦。
推荐中成药:生脉饮、参麦注射液、生脉注射液
注:1.妊娠期妇女发病,治疗参考成人方案,避免使用妊娠
禁忌药,治病与安胎并举,以防流产,并应注意剂量,
中病即止。
2.儿童用药可参考成人治疗方案,根据儿科规定调整剂
量,无儿童适应症的中成药不宜使用。
3.中成药请参照相关药物使用说明书,合理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