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京微创:拇外翻畸形术后双侧跖痛症​的再矫治术

发表时间:2020-03-02  来源:本站  浏览量:459

       盛京微创:拇外翻畸形术后双侧跖痛症的再矫治术

盛京微创病例分析:

一、病例简介 

1. 病史和症状:女,54岁,因双足拇趾外翻畸形曾于在外院行“小切口拇外翻畸形矫正术”,术后一个月即出现双足第2、3跖骨下疼痛,症状逐渐加重,并在第2、3、4跖骨头下方出现胼胝,不能穿皮鞋行走。因疼痛加重于3年后在外院第二次手术将右足第2、3跖骨短缩,术后右足行走时跖骨头下疼痛部分减轻,但症状不能完全缓解。为进一步解决跖痛问题求助于盛京微创大医联盟。 

2. 查体:负重位左足第1、2趾分趾畸形,右足第3趾骑跨于第2趾。左足2、3趾及右足3、4趾锤状趾。双侧第一跖趾关节僵硬,拇趾主动背伸20°,被动背伸60°,主、被动跖屈均10°。右足2、4趾跖趾关节活动受限,双侧2、3、4跖骨头跖侧胼胝较明显,以2、3跖骨头跖侧压痛为明显。

3. X线表现:第一次术前第1跖骨无明显短缩,第一次手术后拇外翻纠正的还令人满意,但第一次手术后第1跖骨与第2跖骨比较有明显短缩。第二次手术与第一次手术相比右足2、3跖骨有所短缩,但与第一跖骨相比仍显得比较长。

4.临床诊断: (1)双足跖骨痛(左2,3,右2,3,4) (2)双拇外翻(1.矫形术后,右2,3跖骨Weil截骨矫形术后)

5. 治疗 在足踝部神经阻滞麻醉下,右足2、3跖骨Weil截骨,2、3、4近侧趾间关节融合术,左足2、3、4跖骨Weil截骨,2、3近侧趾间关节融合术。 术后X光平片

6.术后处理及结果 术后患者在前足免负重情况下可以下地行走,术后2周拆线,6周时拔出固定趾间关节的克氏针。6周后可部分负重行走。

二、病例分析

1.拇外翻是前足常见的疾病,一般都需要采用手术才能根治。由于拇外翻的病理变化的多样性,没有一种手术可以完美的解决拇外翻的所有问题。现在的手术方案基本多要采取软组织松解结合第一跖骨截骨手术。如果手术方案选择不当不仅不能达到纠正畸形的目的反而有可能会造成患者新的畸形出现。

2.目前拇外翻的小切口手术比较流行,由于其切口相对较小,术后就可以下地的优点因而更容易被患者接受。但是小切口手术并不适用于所有拇外翻患者,在做小切口截骨时,由于使用磨钻截骨,有可能造成跖骨短缩,引起转移性跖骨痛。本例患者由于手术后第1跖骨短缩,足部在行走负重时的重心外移,更多的应力集中到相对较长的2、3跖骨上,使2、3跖骨的负重增加,进而导致跖痛症的发生。第二次手术后右足2、3跖骨有所短缩,但与第1跖骨相比仍显得过长,因而2、3跖骨的过度负重并没有完全缓解,因此术后仍有跖骨痛。治疗时可供选择的方案无非就两种,一个是做第1跖骨延长的手术,另一种是做第2、3跖骨短缩(weil截骨)手术。第一跖骨延长手术可以恢复足的正常形态,但需要在跖骨植骨,需要长时间卧床,恢复时间比较长。而2、3跖骨短缩手术术后就可以使患者在前足免负重的情况下下地行走,对患者而言可以缩短恢复时间,更容易被患者接受。

3.请注意第一次手术前和第一次手术后X线后变化:第一跖骨明显短缩,造成第一跖骨负重减少,负重外移第二跖骨负重增加,形成第二跖骨头下顽固性胼胝、疼痛。

(盛京微创大医联盟、沈阳微创联盟特别推荐